中新网吉林新闻11月19日电(记者 石洪宇)巍巍肇大鸡山,滔滔辉发河水。今年以来,这座北方小城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快速拓展骨架路网,逐步完善市政功能,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扮靓了城市“面子”,做实了文明“里子”,为当地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桦甸市委宣传部/供图
最近,伴随桦甸西收费站办公区广场彩烟齐飞,蒲烟高速通车仪式隆重举行,当地民众欢呼雀跃。这标志着桦甸从此告别不通高速的历史,北国金城正式迈入“高速时代”。
“蒲烟高速桦甸段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百姓的心,它在桦甸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桦甸市交通局局长王立刚告诉记者,这段高速公路通车后,极大缩短了桦甸通往沿线旅游景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推动形成吉林东部黄金旅游带,对加快桦甸乃至吉林东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桦甸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使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拉开了城市发展的多维框架。年初以来,桦甸市高水平增设改建各类基础设施,完成道路改造提升12万平方米,加强雨污管线改造,维修检查井43座、窨井盖195处,改造易积水处点位4个,市民深切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更新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桦甸市“建”“治”结合,精细化开展城市管理和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年初以来,桦甸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挂帅,提格统筹创城工作,制发《桦甸市2023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体方案》,设置8个工作专班,组织实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8大攻坚行动,确保创城工作走深走实。”桦甸市创城办相关负责人说。
完善的工作机制激活了基层治理原动力,“日督导、日反馈、日复盘”的工作模式让创建工作落地有声。截至目前,桦甸市累计清理野广告50余万处,规范整治架空线缆问题500余处,清理各类垃圾5.6万余吨,拆除各类违法建筑78处约2500平方米,修补路面方砖200余处超6000平方米,修补临街商户台阶1085处,修复马路条石、树围石500余处。
走进金城广场,但见脚下方砖平整干净,文化长亭美观实用,文明景观一步一景,令人赏心悦目。“改造后的金城广场空间利用、广场样貌都有了明显提升,设施变多了、环境变好了,耳濡目染之下,市民的文明意识也在自觉提升。”谈起金城广场的变化,桦甸市民王世娣感慨地说。
今年,这座小城发生了大变样:改造城区广场2处,建设硬质面积3.2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9万平方米;改造城区公园3处,新建景亭、廊架等基础设施42处,翻建面积4938平方米;更换城区内破损垃圾桶1000余个。
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新建18处小微绿地、2处口袋公园,补植各种乔木、灌木1455株,栽植各类花卉23万株、绿篱2460平方米、草坪6.1万平方米,建设绿道2100米。
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造116个小区166栋楼,改造面积64.38万平方米,涉及住户7386户。
上述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桦甸市对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持续探索和破题。(完)
铺展环境美产业兴的新画卷!《人民日报》聚焦山东着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党纪学习教育中的人与事》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