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3日电(关兵)沙湾市乌兰乌苏镇结合当地实际,立足富硒优势,打好“富硒”牌,推进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产业新路。
11月30日—12月1日,沙湾市乌兰乌苏镇特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赵桂慎一行三人,来到乌兰乌苏镇先后对谷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杂粮厂等企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富硒南瓜、水稻、红薯种植基地、仓储等生产情况、冷水鱼养殖基地、富硒特色农产品直销店等进行观摩调研。随后与乌兰乌苏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企业、合作社代表等进行深入的座谈。
沙湾市谷香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景会说:“我们公司引进玉米糁加工,杂粮精包装,谷物冲调粉等5条生产线,形成富硒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产业链,每年的产量在3000吨左右,主要以玉米加工为主,我们以前是以玉米粗加工为主,就是做的玉米面玉米糁。现在和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合作,生产玉米深加工产品,新上市玉米方便粥,产量预计达到100吨。受赵教授的启发,明年计划种植高抗小麦、叶酸玉米等,将主打富硒有机和富硒绿色产品。”
2010—2012年,新疆地质调查院在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呼图壁—沙湾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时发现,1.01万平方千米的调查区内富硒土地达到1050平方千米。其中,乌兰乌苏镇北部为富硒地的核心区域,每公斤土壤含硒平均值为0.65毫克,是中国土壤硒含量平均值的2.3倍,属中上等富硒水平。
为了让良田好土能产生更大的效能,乌兰乌苏镇成立富硒产业党建联盟,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破解“单村独企”发展空间小、制约多、不联动等难题,大力推进富硒蔬菜、粮食、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系列培育行动,推动乌兰乌苏镇富硒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乌兰乌苏镇与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关系,努力打造“富硒+”品牌,加紧建设富硒红薯加工厂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加快形成富硒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产业链。
近年来,沙湾市乌兰乌苏镇紧紧围绕“丝路古镇 富硒之乡”发展定位,着力在“安全 绿色 富硒 有机”上做文章,重点打造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深化拓展富硒杂粮精深加工业,绘就了农业因“硒”而旺,农村因“硒”而美,农民因“硒”而富的美好画卷。
沙湾市乌兰乌苏镇党委书记雷军说:“下一步,乌兰乌苏镇将坚持以党建示范引领、特色产业带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建联盟凝聚合力,协调联动的优势,大力推进富硒蔬菜、粮食、瓜果等特色种植,发展富硒特色农产品加工种植、奶牛养殖、腾龙湾水产养殖、农家乐餐饮、水果采摘等。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系列培育行动,以融合线上线下各类电商交易平台,加快形成富硒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为方向,推动乌兰乌苏镇富硒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种植户增收致富。”
人才出“粽”·浓情端午—2024年哈密市引进人才端午节主题体验活动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