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5月22日电 (谭伟旗 李天一)近日,长春市二道区人民法院综治中心审判团队灵活运用“执前督促”,帮助28名员工拿回工资。
据悉,某餐饮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歇业,拖欠高某等28名员工工资,经综治中心审判团队及综治中心调解员协同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餐饮公司负责人手机关机“失联”,员工们再次到二道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寻求法院的帮助。
综治中心审判团队接待当事人后,考虑到一方面帮助员工们讨薪维持生计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该企业遇到经营困难,如果被强制执行,不利于企业后续发展,经合议决定尽快查找该餐饮公司负责人,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把纠纷化解在执行程序之前。
在驻综治中心各单位的协作下,综治中心审判团队干警辗转联系到了餐饮公司负责人张某的妻子,便开始在电话中对其开展思想工作,张某的妻子被法官的真诚打动,劝说张某到综治中心沟通还款事宜。
法官首先对张某释法明理,督促其立即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详细讲解了强制执行对企业及经营者带来的征信影响及执行措施、惩戒措施。
随后法官带领张某参观综治中心大厅,耐心告知企业经营遇到一些困难、产生矛盾纠纷时常发生,在服务营商环境大背景下,区综治中心与各渠道协作,帮助很多企业走出了困境。
张某听后有一些哽噎,深深给法官鞠了一躬,称没想到法官会这样为他着想,以真心换真心,他会立即筹措资金给大家发工资。
3天后,张某带着钱款到综治中心,按照文书内容,将欠付工资向员工们一一发放,并真诚向大家道歉。至此,该案在强制执行程序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推进执行案件的“执源治理”,推动执行工作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该院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入驻区综治中心,秉持立审执一体化的理念,在调解书及判决书生效后,督促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或者促使当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在一定期限内自动履行,为各方当事人提供一个更灵活、更便捷、更自主的履行方式,推进执行案件前端治理,打造多元化解纠纷新模式,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不断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