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油菜抽薹开花的关键时期。在代化镇代化社区摆岗坝油菜制种基地,成片的油菜郁郁葱葱。尽管初春寒意仍在,但并没有阻挡春耕的步伐,记者在现场看到,农技人员正在进行公本株掐薹作业,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油菜地里,农技人员结合当前油菜长势,与农户面对面详细讲解油菜掐薹技术与各种油菜病症识别和防治方法,以此提高油菜成活效率,促进油菜增产增收,为油菜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农技人员在掐薹)
据了解,油菜掐薹技术是在油菜初花期进行的,是油菜杂交制种种子纯度质量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使母本不产生花粉,从而通过公本授粉杂交育成新一代品种。“公本油菜和母本油菜的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通常是公本株要长得快一点,先抽薹开花,如果不进行掐薹的话,那等母本株开花时公本株的花已凋落,这样就无法授粉,油菜就会制种失败。”代化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叶洪介绍说,通过掐薹技术,可以使得油菜的生长周期延长7至13天,这是因为掐掉主薹上的大花蕾后,分枝上的小花蕾需要时间长大,从而延长了花期和生育期。
(掐薹好的油菜)
代化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文曜说:“油菜掐薹不仅能让公本母本成功授粉,还能提高经济效益,掐薹后的油菜,虽然菜籽的产量略有下降,但菜薹的产量增加,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据计算,掐薹后的油菜每亩效益能额外增加200元至300元左右。”
(代化社区摆岗坝制种油菜种植基地)
据悉,长顺县油菜制种面积2万亩,其中代化镇油菜制种面积560余亩,共带动110余户脱贫户进行油菜制种,预计平均每亩收益1200元,户均增收6000余元。下一步,长顺县将继续邀请相关农技专家深入各镇(乡、街道)田间地头,不断加强对农户的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农户丰产增收、增加经济效益,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2024年法网:德约苦战五盘闯进八强 女单前四号种子全部晋级
「数融齐鲁 智领山东」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山东精彩“吸睛”